![]() |
在三峽住宅區的靜巷內,有家店鋪有著漂亮的透明櫥窗,遠看以為是家日系雜貨風格的咖啡店,近看才知道,原來這就是Maru老師的小山牧野藝術創作工坊呀!
Maru老師的店鋪與母親的護膚沙龍合而為一,以複合商店的模式經營。兩者均具有療癒的功能,反而讓商店增添了特色,更成為在地媽媽們的秘密聚會場所,來到這裡可以暫時忘記煩惱與壓力好好放鬆喔!
老師坦言這是份需要熱情支撐的工作,笑稱媽媽經營美容業是為了交朋友,而她則是為了興趣開店。剛開始半年經營的很辛苦,幾乎都沒什麼客人上門,據說連附近的居民也一開始也都不看好她們。不過,透過印製宣傳物以及口碑經營的模式,再加上老師的教學與作品本身的獨特魅力,讓Maru老師的工作室逐漸趨向穩定經營。
【Maru老師小簡介】
用羊毛說故事,用手作寫心情,用雜貨過生活。
在小山牧野用緩慢的步調生活與工作,是夢想也是堅持!
2004/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畢
2004-2006/ 法藍瓷有限公司‧彩繪師
2006/ 日本名古屋TRIDENT日本語科(專門士)
2008/ 日本名古屋TRIDENT雜貨設計科
2010/ 台灣羊毛氈推廣協會師資認證
2012/ 小山牧野藝術創作工坊‧老師兼店員
小山牧野藝術創作工坊
http://maru221.pixnet.net/blog
1.請分享最初如何接觸羊毛氈的經驗?
從日本結束課程後回到台灣,一方面邊找工作適應台灣的生活,發現當時台灣興起手作樂,看到朋友正在玩羊毛氈,因此對它產生興趣,就報名了羊毛氈手創館的課程。從剛開始單純打發時間,漸漸地享受其中的樂趣,最後更因此成為羊毛氈老師,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與店面。
之前大學主要學習金工,是一個比較冷調的材質。而羊毛氈則截然不同,較溫暖與感性,可以廣泛應用在生活用品上。而且羊毛氈可塑性高,材料取得也很方便,對於複合媒材的搭配使用也有很多變化性。
![]() |
每天大概早上十點到晚上八點都會待在工作室。(不過現在要照顧小貝比,Maru老師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中囉。)主要的例行工作:整理環境、調整佈置、檢查庫存、課程規劃、商品包裝、招待客人。手作時間:蒐集資料、畫設計圖、實驗製作、拍照存檔、更新部落格。
因為店舖與工作室合而為一,所以在工作室裡面有很多時間都花在與顧客互動,這件事情相當重要且必須長期經營。坦白來說,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其實已經密不可分了,很多時候回到家還是會利用零碎的時間繼續創作。尤其最近剛生了小孩之後,還要邊照顧小孩,只能抓空檔創作讓自己的創作進度變得非常緩慢囉。
4.最喜歡工作室的哪個部份?
大片的櫥窗讓空間相當明亮,而白色線板牆面則可以隨著季節或主題隨時更換作品展示,看起來非常清爽。
5.跟大家分享一下作品創作的靈感來源?
婚前單身的時候大多從旅行跟心情感受發想創作,結婚後進入不同階段,開始會從生活瑣事尋找靈感。羊毛氈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從結婚到小孩的出生每個歷程都被我用羊毛氈記錄下來囉。
![]() |
Maru老師做給自己小寶貝的禮物:轉轉音樂鈴 |
6.可否談談如何兼具作品的商業性與自己的個人風格?
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喜歡的類別,觀察市場形態,結合自己的風格創作。不要為了商品化去做東西,要用自己的風格去轉化成自己的創作。至於要如何找到自己的風格,或許可以先想想逛街的時候什麼東西會吸引你?先從了解自己的喜好開始,慢慢嘗試與摸索,就會漸漸地找出自己的特色。
![]() |
羊毛氈牧場系列 |
我在日本學習雜貨設計科,必須做很多的店鋪研究、經營與企劃的分析,所以剛好可以完全應用在自己的商店管理上,從宣傳、行銷到服務,都必須非常認真地檢視細節與執行。成立
工作室或品牌必須很努力堅持個人理念,從裡到外大小瑣事都要親力親為,像是服務業一樣注重接待與服務。舉例來說:製作顧客資料卡記錄顧客資訊,如果有客人生日的時候會親筆寫下祝賀詞寄送賀卡,讓我與顧客之間的關係不是只有商業交易,變得比較有人情味,像是朋友一樣。
除此之外,兼顧工作室各種開銷與服務品質的同時,還要保留自己創作時間與空間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不斷地製作新的商品、研發新的課程,隨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隨時進步才能夠讓自己的品牌經營成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