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與高科技讓人們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靠近了,我們用臉書、Skype、Msn等各種通訊軟體與平台,非常輕易地對著看不見的人們說話。只是,當我們離開電腦或手機螢幕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越來越難與自己獨處,最後只能依靠想像力去互相擁抱。
然而,當我們連想像力也越來越薄弱的時候,還好,我們還有藝術。
纖維藝術家周孟曄的求學過程從數學系到人類學系,然後又前往法國進入藝術領域,彷彿在不同的疆界流浪。她以鐵絲與紙為常用的創作媒材,透過纖維的縱橫交織,呈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斷地在疏離與緊密間纏繞交會,像是一首用纖維譜成的迴旋曲。
1. 請問您最初如何接觸纖維藝術?
一開始用「紙」這個媒材來創作,因為我不想做自己搬不動的作品,因為我在念藝術學院第二年的時候,曾經有過慘痛的經驗。我喜歡自己獨立完成作品,創作過程最好不要受到干擾。
2. 請分享您慣用的創作素材,以及如紙張、水泥與羊毛氈等相關纖維藝術材質的創作經驗。
1)紙漿與鐵絲
紙漿和鐵絲是我慣用的素材,回來台灣後,接觸了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便開始使用紙漿這個媒材,鐵絲的線條性源自平行線的概念,講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一
是我創作及思考的主題:無法傳達的溝通、無法被瞭解的孤獨和無法靠近的疏離,我相信人類之間的關係基本上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人類之間的瞭解是一則謊言。人是孤獨卻群居的動物,人是渴求孤獨又追求陪伴的動物,所有的人類關係都是很表象的。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線,這應該是最美好的關係,因為平行線之間的距離永遠是相等的,一旦交叉了,便會越走越遠。除非你願意扭曲自己,才會有繼續纏繞交會的可能。
2)水泥
水泥是一直很讓我著迷的媒材,或許因為它的味道和觸感吧。不過一直到2009年我在馬祖東莒駐村時,因為前一位藝術家留下了水泥,我才發現了堅固水泥原來也有輕盈浪漫的一面。
3)羊毛氈
第 一次接觸羊毛氈其實可以稱得上一場美麗的邂逅。在胡亂玩了這個新媒材一陣子之後,在發現自己沒有時間一直停留在試驗發想階段時,有一段時間消失了的小人突 然出現眼前。一直試圖把紙漿和羊毛氈結合在一起,一直嘗試着用這個我不熟悉的媒材創作出自己也不知道方向的作品,過程即使充滿驚喜和新鮮,但結果只是徒勞。小人的出現讓我的摸索因此而踏實安定,或許對一個新媒材的認識,還是要透過自己的創作元素,或語言,才得以變得熟悉,才得以順利地成為我的創作媒材。
3. 創作中常常出現的微笑女孩或是小人對於自己的意義?
個人的經驗也許並不偉大,但類似的情感經驗以不同姿態投射在每一個人身上。小人或微笑小女孩的系列作品,投射的,是每一個我,也是每一個觀看者被刻意隱藏起來的那個存在。
小人幾乎不見頭的小人,到實體上臉部被放大的微笑小女孩,用兩種看似極端的方式呈現 述說的,其實都還是人的存在和人與人之間關係這件事。
4. 您創作非常專注在光影的變化,很細心安排物件的倒影,請分享這部份創作的概念。
我對影子有種特殊的迷戀,曾讀過一本書(忘了書名),描述一個沒有影子的空間,因為在那個空間裡的人,他們的靈魂被沒收了。影子是靈魂存在的證明或證據,可以這麼說吧?
我的很多創作都著墨於影子這件事,甚至是以影子做為主角,雖然影子的出現,還是因為先有物件的存在,但是最後的呈現,影子往往比作品本身迷人,或者說,光影讓作品真正有了生命。
5. 如果要形容法國給您的感覺,您會用哪三個形容詞?
熟悉的 (每次回到法國,總有“我回來了“的感覺,街角的麵包店,路邊的雜誌攤,常去的咖啡店,還有那些巷弄大道,它們一直在同樣的位置,閉著眼睛都能知道哪裡是哪裡。)
靈感的 (遇到瓶頸或困惑時,只要走出門,隨便到那個畫廊區或美術館晃晃,或去看一部非商業電影,或去書店翻翻書,就可以得到靈感。有時很想放棄時,看到別人的堅持和努力,就會重新有了力量。)
放鬆的 或懂得生活的 (雖然巴黎人都很忙,但是咖啡館裡永遠有滿滿的人一邊喝咖啡一邊曬太陽。賽納河畔總有人在散步,慢跑,或只是靜靜坐著。朋友的聚會每個晚上在熱鬧溫馨的居家空間發生。等等)
6. 在不同地點駐村有趣或特殊的經歷。
有兩年我持續過著到處駐村移動的生活模式,一個空間從陌生到漸漸變成“我的空間“是讓我始終著迷的經驗。駐村的時間訪彷若從現實生活中抽離時間,在那段時間,你不用理會除了創作的任何其他。和其他不同領域藝術家的認識和互動,也是駐村過程中有趣的地方,大家每天生活在一起,聊着聊着,許多事就自然地發生了。
我比較特殊的經歷是來自創作營,參加過洄瀾和加爾各達的創作營,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幾個藝術家,在約三個禮拜的時間被連結在一起,大家一起過著群體生活並創作,第一次參加的時候,我還很擔憂着自己的孤僻會造成適應不良或提前退出,但結果是這些創作營帶給我最豐富精彩的經驗。
7. 請分享對您影響最大的藝術家與書籍。
Louise Bourgeos 。小王子
8. 接下來預計進行的創作計畫。
關於“面對陰霾的必要“之創作計劃,包括我熟悉的鐵絲加紙漿大型空間裝置,和剛開始陌生的手繪動畫。
【周孟曄經歷】
2002-2003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碩士研究所/法國
1994-2000 法國南特高等藝術學院/ 法國
1988-1992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台灣
1986-1987 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 台灣
【周孟曄展覽簡歷】
2011-2012 朱銘美術館駐校藝術家
2012 「The Little People with Red」個展 / 羊毛氈手創館 / 台中 / 台灣
2012 「微笑小女孩」個展 / 2224藝術空間 / 台北 / 台灣
2012 「微笑小女孩」個展 / 2224藝術空間 / 台北 / 台灣
2011 「微笑小女孩」個展
/ 乙皮畫廊 / 花蓮 / 台灣
2009 「生命」個展
/ 馬祖東莒大埔聚落 / 馬祖
2009 「RED」個展/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台北/ 台灣
2009 「消失的59秒」個展/ 洪建全基金會覓空間 / 台北/ 台灣
2008 「曾經美麗」個展/ 一年畫廊 OY Gallery / 台北/ 台灣
2008 「測量」個展/ ISCP / 紐約 /美國
2007 「測量」個展/ 朱銘美術館/ 台北/ 台灣
2007 「小王的房間」個展/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台北/ 台灣
2006 「FROM 1 TO 100」工作室開放展 / 十八街藝術中心 / 洛杉磯/ 美國
2006 「MESURE」工作室開放展/
佛爾蒙藝術中心 / 美國
2005 「進行式」個展/
嘉義鐵道藝術村/ 嘉義/ 台灣
2004 「以物易物」 /
角落咖啡劇場/ 台北/ 台灣
2004 「駐村第88
89天 創作個展」/ 台北國際藝術村/ 台北/ 台灣
2004 「以物易物」/ 中華電信南區營業處/台北/ 台灣
2002 「 一百個人」駐館創作 /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台北/台灣
2001 「牆
。之間」攝影個展/台北芝山文化中心/台北/ 台灣

【同場加映1】「The Little People with Red」個展
時間:2012/5/1 - 2012/5/31
地點:台中羊毛氈手創館
台中市中興街183號9樓之1(勤美誠品斜對面)
展覽介紹>>
【同場加映2】纖維心體驗---鐵絲X紙創作坊
5/26(六)14:00-16:00台北館
6/02(六)14:00-16:00台中館
鐵絲X紙漿X羊毛
複合媒材的創意實驗工作坊
報名去>>
【同場加映3】「The Little People with Song」點歌時間
◎時間:
2012/5/8 - 2012/5/31
◎活動辦法:
藝術家周孟曄的展覽「The Little People with Red」呈現著人們雖然彼此依偎,卻又必須獨自生存的寂寞狀態。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心情呢?
5/31前在活動專區留言,寫下一句觀看孟曄作品的心情,用你的觀點抒發小人們寂寞之聲,並貼上一首你點的歌(貼上歌曲的YOUTUBE連結),歌曲語言不限喔!
我們將邀請藝術家周孟曄抽出三名幸運兒,回函寄送親手製作的明信片,為你送上暖暖的安慰:D
點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