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光美麗諾塗鴉系列-向大師名作致敬


很多人都對色彩飽和的絲光美麗諾印象深刻,而為了嘗試更多新的可能,我們特別大玩混色遊戲,除了推出氣質派的粉彩系列,同時還有個性派的塗鴉系列呢!塗鴉系列走的是自由奔放的路線,我們也絞盡腦汁分別為他們命名,在此同時,我們也才意外地發現,原來有許多羊毛的顏色組合跟許多名畫的用色極為相似呢!就讓我們透過這個機會,欣賞一些大師名作,藉此刺激更多創作靈感吧!


 
【熱血】:白/橘/紅
作者:Mark Rothko 
作品名稱:Untitled (Violet Black Orange Yellow on White and Red)





Mark Rothko的畫作都異常的巨大,常以方形的幾何圖形搭配強烈的色彩,讓人感受到一種即將爆發的寧靜。根據Mark Rothko本身的說法是這樣的,「我們喜歡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複雜的思想。我們選擇大號尺幅是因為其毫不含糊的衝擊力。我們希望重建繪畫的層面。我們使用平面圖象,因為它能毀滅幻覺、表現真理。」

變異】:銀灰/紫/綠
作者:Jean-Pierre Vasarely
作品名稱:Meta


 
他是法國知名的歐普藝術與動力藝術家。什麼是歐普藝術呢?歐普藝術家大都以黑白或彩色點、線及波紋運用在繪畫中,利用物理上光學原理,因人們的眼睛凝視一些有重覆及有秩序變化之形狀時,產生具有如顫動、閃爍之類的錯覺。

【偏執】:白/藍/褐
作者:Salvador Dali 達利
 作品名稱: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知名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他的繪畫,然而已成為心理學潛意識探討的重要作品。像是這幅畫所有時鐘全部都軟趴趴地躺在地上或掛在樹上,背景呈現無盡的寂寥,彷彿時間靜止,一切都不復存在的虛無。

【遊戲】:黃/綠/藍
作者:Andy Warhol
作品名稱:
Camouflage c.1987 (green blue yellow)





Camouflage,原文為法文,意指偽裝,在軍事上則指為避免敵軍發現與辨認所採用的外觀設計,是二十世紀初由藝術家、心理學家、建築師等共同配合軍事需求所創作,其風格手法則明顯可見受立體派、印象派,以及漩渦畫派(vorticism)等之風格影響,包括軍服,武器載具,以及軍事建物均有其特殊之應用方式。在普普藝術中,安迪沃荷(Andy warhol)創作了一系列有趣之迷彩畫作,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其於去世前一年所創作之迷彩自畫像(camouflage self-portrait, 1986)。該作品除了承繼藝術家自像畫之古老繪畫傳統外,透過迷彩的使用,亦清楚突顯出傳統肖像畫之可辦視性與迷彩不可辨視性的矛盾衝突性。

【直率】:白/藍/靛
作者:葛飾北齋

作品名稱:神奈川沖浪裏




這幅畫恐怕是日本浮世繪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連梵谷等印象派畫家都受此作品影響甚鉅。巨浪的呼嘯與遠處富士山的寧靜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浪花的表現更渲染出畫面的緊張氣氛。整幅的畫面除了表現人與大自然的抗爭外,另一方面也象徵日本民族的精神和氣節,有著深刻的寓意。


【批判】:白/銀灰/黑
作者:Jackson Pollock
作品名稱:N.33


 
Pollock
採用的畫法是所謂的滴彩畫(drip),他左手提著油漆桶,另一手揮動著刷具,在畫布上隨意的滴灑上油彩。Pollock酷愛將整幅畫布舖在地上作畫,他認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在畫布的四方隨意走動,也才能讓自己更融入畫布的生命裡。這種滴彩畫所營造出來各種糾纏不清的線條,毫無章則的散置在畫布上,表現出畫家反抗傳統與邏輯的意念。因此他的畫作都沒有題目,全都以編號來排列,畫面上的線條與顏色所象徵的並不是任何具體的事物,而是畫家對於現代社會各種事物的標準化以及物質主義的反動。

塗鴉系列只有這幾個顏色嗎?不不不,所有顏色即將在明日開賣時公開亮相,敬請期待!

羊毛氈手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