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康雅筑常使用紙張與塑膠布等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創作,利用這些輕盈的材質,在搓揉與折疊後呈現生命旅程不斷轉換的曲折,也描繪回憶的多重交疊。熱愛旅行的康雅筑,常在國外駐村與展覽,在她的作品中重組與再生旅行的意義,也表達人與環境的關係和自我認同的對話。
纖維藝術範疇相當廣泛,不局限於材質,而廣至纖維概念的發展,有極大的發展與可能性,因此熱衷於中。
以前大學時學的是雕塑,所使用的都是一些相當重且堅硬的材質,如石雕、金屬、泥塑等,因此開始尋找其他軟性材質,並摸索技法來形塑雕塑裝置,因此就愛上了軟性材質的可塑性,以及不同媒材間相互結合的可能性。而後進入台南藝術大學纖維組研讀,就一路走到今天無法棄捨。
慣用紙張、塑膠布等生活中常見的媒材,尤其是使用過後被丟棄的、再回收的素材,一方面賦予其新生命,也尋求更多的可能性。作品中使用相當多的描圖紙做雕塑,因其色澤與質感很接近想表達關於記憶的部份,透過摺與柔皺所留下的痕跡,也是表現的一部份,其他如牛皮紙箱的功能性與意義也是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份。其他多樣媒材透過相互使用與結合,來達到更有去的呈現與述說。
什麼是您作品最重要的中心意涵與表現方式?
作品主要探求人與生活周遭環境的關係,身份與社會背景的相互影響與相對性。
您有很多作品都是以旅行為主題,您覺得旅行對您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同時也分享難忘的旅行插曲吧。
旅行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與人性,因為短暫的交會而更加珍惜曾經有過的美好,也因為受到旅行的不可預期與驚奇的洗滌,讓我更享受活在當下以及接受變化的個性。要挑一段最難忘得旅行插曲其實有點難以選取,每一段都不同也難也相較,在歐洲遇到的熱情匈牙利人,邀請我去他家欣賞塌塌米擺設、給我看他的中文學習書、在我離開前帶著護照和錢想和我一起去下一個城市旅行的經驗,或許是我當初沒有預期的一段奇妙插曲。
您過去曾有參與社群創作或公共藝術的作品,如《儲藏記憶的枕》與粉樂町等創作,對您而言與民眾互動的經驗帶給您什麼影響?
您過去曾有參與社群創作或公共藝術的作品,如《儲藏記憶的枕》與粉樂町等創作,對您而言與民眾互動的經驗帶給您什麼影響?
過去曾經參與嘉義北回歸線藝術計畫前往阿里山來吉社區與當地居民共同生活創作,去山裡找尋可用的自然素材,山境旁的涼亭為每日創作的地點,編織時有烤山豬肉的味道與煙薰相伴,敲打樹皮時有蟲鳴鳥叫與原住民的歌聲起奏,是平時在城市生活創作不會有的經驗。
《儲藏記憶的枕》是與彰化鹿港區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的阿公阿嬤共同完成的計畫,邀請他們帶記憶中最深課的物件來分享故事,並將物件拓印在描圖紙上,作成記憶之枕,最後裝置在空間裡。合作的過程看到這些阿公阿嬤的可愛,雖然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會畫一畫睡著或是關心起其他人的動作,分享故事時害羞的樣子,到最後滔滔不絕的想告訴你更多,都是很奇特的工作坊經驗。藉由這些與不同社區合作的過程,不同的群眾與民俗風情,都影響了創作的想法與心境,也是平常自己創作時不會遇到的狀態,因此也感到特別的珍貴。日後在創作的過程,有時候都會想起這些曾經在我創作的路途上伴隨的過客,在瓶頸與低落的時候,亦是振奮與激勵的一股波流。
![]() |
| 作品名稱:頂罩 |
什麼是您創作的靈感來源?是否有遇過創作瓶頸,如何解決?
創作的靈感源自生活周遭,出門看見的人事物,社會中發生的現象與紛爭,旅行途中的故事與感受,都是靈感來源。創作若是遇到瓶頸,會想辦法放鬆心情,多去吸收一些不同的事物,看電影、踏青、旅行,嘗試新的材料與技法,企圖有新的感受。
您接下來預計要創作的主題與內容為?
延續過去的創作脈絡與創作理念,繼續發展,主題與社會生活環境相關。
【快問快答】
1. 睡不著的時候會做什麼?
在昏暗的燈光下以舒服的姿勢躺在床上看書,企圖吸引瞌睡蟲造訪。
2. 用一種動物來形容自己。
鳥
3. 最常被身邊人提醒什麼?
不要衝衝忙忙
4. 如果有一天你不能用手機也不能打電腦你會做什麼?
帶著筆記本與繪畫用具去旅行
5. 最近喜歡的一部電影?
惡女花魁
【康雅筑的筆記本】
還記得以前小時候每天寫週記的感覺嗎?現在的我們手寫的機會越來越少,變成網路上倏忽即逝的動態訊息。所以我們每次專訪都會央求藝術家分享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讓我們看看她們如何記錄生活。康雅筑的筆記本感覺真是青春洋溢,不管是封面還是內頁隨手塗鴉的插畫,讓小編我都覺得超級可愛的呢!內頁部分康雅筑還貼上票根與小貼紙,這也是一種收納很好的方式,還可以喚起自己當時的記憶,大家也可以試看看囉!
【康雅筑得獎簡歷】
2010— 台北國際藝術村2010年「台北藝術進駐」駐村藝術家/ 台北
2009— 加拿大冬奧文化活動交流計畫駐地創作/ 加拿大溫哥華
2008— ARCUS駐村-ACC亞洲藝術協會獎助計畫/ 日本
Shatana國際藝術家創作營駐村/ 約旦
Britto國際藝術家創作營駐村/ 孟加拉
2007— 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
2006/2007駐村獎助2006— 第四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晾曬記憶作品 優等獎
2005— 立陶宛"Textile 05"織物雙年展& TALENTE
2005 展獲文建會補助出國展演交流
2009— 加拿大冬奧文化活動交流計畫駐地創作/ 加拿大溫哥華
2008— ARCUS駐村-ACC亞洲藝術協會獎助計畫/ 日本
Shatana國際藝術家創作營駐村/ 約旦
Britto國際藝術家創作營駐村/ 孟加拉
2007— 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
2006/2007駐村獎助2006— 第四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晾曬記憶作品 優等獎
2005— 立陶宛"Textile 05"織物雙年展& TALENTE
2005 展獲文建會補助出國展演交流




